文明的衝突
《锡安长老会纪要》并非绝对不让看
《锡安长老会纪要》并不是完全禁止被阅读,但它的传播和阅读存在诸多争议,可能在一些场景和国家地区受到限制,以下从不同角度分析原因:
《锡安长老会纪要》其实是一本伪造的书。20世纪初,沙皇俄国革命活动此起彼伏,沙皇警察密探为了把革命的脏水泼到犹太人身上,让民众反对革命,由秘密警察发行了名为《犹太人统治世界的计划》的小册子,一般认为作者是秘密警察头子拉赫科夫斯基。书中所谓的“犹太高层”根本不存在,其二十四条统治世界的步骤,是摘抄自19世纪60年代的几本政治讽刺小说,如法国作家讽刺拿破仑三世的小说《马基雅维利和孟德斯鸠在地狱的对话》以及德国一部反犹小说《古里亚茨》等2。
引发反犹浪潮:这本书在历史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希特勒的反犹思想成型后,不少理念就来自这本书。纳粹德国利用它全方位给德国老百姓洗脑,导致了严重的反犹行为,成为纳粹迫害犹太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惨痛的悲剧。直至现在,它的遗毒犹存,很多人受其影响,言之凿凿地认为犹太人要征服世界,使得“锡安长老会”跟共济会、光明会、罗斯柴尔德家族等一起,成了各种阴谋论者喜欢炒作的题材2。
破坏社会和谐:《锡安长老会纪要》所宣扬的内容
《锡安长老会议纪要》(The Protocols of the Elders of Zion)是一本在1903年首次在沙俄出版的反犹太主题的书。这本书声称揭示了犹太人密谋统治世界的计划,但实际上,它是一本伪造的书。关于这本书的作者身份,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一般认为,它可能是由俄罗斯帝国的秘密警察组织奥克瑞那(Okhrana)在1890年代末或1900年代初虚构出来的3。
尽管具体的作者身份无法确定,但有一些线索指向了秘密警察头子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拉赫科夫斯基(Pavel Mikhailovich Rachkovsky)。他在巴黎工作期间,由于长期接触世界各地的反政府革命组织,对秘密组织的运作方式非常熟悉。因此,有人推测他可能利用自己的知识炮制了这份看似革命党人内部发言的小册子,以此煽动国内民众对革命者的不满1。
《锡安长老会议纪要》包含80页,分为24个部分,内容涉及如何通过煽动阶级仇恨、挑起战争、发动革命等方式,消灭现有的强权,建立由犹太人统治的超级独裁统治的新帝国。书中还提到了自由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等思想的传播,以及最终由犹太人组织的世界政府在共济会的帮助下维持全球秩序的计划3。
尽管《锡安长老会议纪要》被广泛认为是伪书,但它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本书在20世纪初期被广泛传播,尤其是在欧洲,它被用来煽动反犹太主义。纳粹德国更是利用这本书作为反犹宣传的重要材料,将其内容纳入德国课本,对德国人民进行洗脑1。
综上所述,《锡安长老会议纪要》的真实作者身份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是由俄罗斯帝国的秘密警察组织虚构出来的。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拉赫科夫斯基被认为是主要嫌疑人之一。这本书的内容和影响在历史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研究。
《錫安長老會紀要》
可萨犹太人和真正的犹太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可萨犹太人: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他们曾经是居住在可萨国的居民。中古(唐宋)时期,波斯、突厥人在中亚建立部落城邦时,可萨人因信仰犹太教而成为犹太人。蒙古统治欧亚时期,可萨人西迁,集中居住在东欧斯拉夫人世界和中欧的日耳曼人世界 1 3。
真正的犹太人:在历史上曾流散至世界各地,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才定居于以色列(即现在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从犹太人内部的族系看,犹太人分为中东系、德系、英系等,其中中东系与阿拉伯人同出闪含族,德系犹太人起源于欧亚草原,历史上被称作可萨人 1 3。
可萨犹太人:大多数是皈依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的改宗者或因其他原因离开了中东的犹太社区的人;他们的外貌、头发及眼睛的颜色一般已部分基督化有所变化或者带有阿拉伯混合血统。此外一些资料显示他们在传统的希伯来祈祷时只保持沉默而非像欧洲及其他地方的拉比一样共同唱赞美诗 1。
真正的犹太人:不同地区的犹太人外貌特征有所差异,但中东系犹太人外貌特征可能更接近阿拉伯人。他们遵循犹太教的传统仪式和祈祷方式
控制世界的神秘组织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一些被认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甚至可能控制世界的神秘组织,下面为你介绍部分组织:
基本信息:成立于1717年的英国,如今在全球拥有庞大的成员数量。开始时没有入会门槛,无论是上流精英还是普通百姓都能入会,其成立初衷是为了对抗天主教,唤醒在天主教桎梏下人们的自由思想4。
成员构成:几乎云集了全世界90%的富豪和名人政要,成员包括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等许多富可敌国的家族,还在我国也拥有大量成员4。
影响力:占据着整个世界庞大的社会资源和无可计数的财富,通过这些资源间接对世界秩序进行掌控,试图让世界在其希望的轨道上运行。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是出于阴谋论观点4。
基本信息:1832年成立于美国耶鲁大学。成立初期依靠会内经营成员的财富、人脉掌控了大量资源,将耶鲁大学变成其培养成员的“提线木偶”,形成了财政权和话语权的控制体系,并逐渐从校园扩展到社会体系4。
成员构成:成员选拔极为苛刻,每年从耶鲁大学吸纳的成员仅有15名,从创立至今成员不到800名。其成员遍布美国各个阶层,涵盖商、政、文、娱等层面,包括美国第二十七任总统威廉·塔夫脱、连续出了两任总统的布什家族等4。
影响力:势力将美国精英阶层一网打尽,美国历史上许多轰动世界的大事件背后都被认为由骷髅会操控,例如刺杀肯尼迪、猪湾事件、水门事件等。如果说美国是世界霸主,骷髅会则被民间传说为这个霸主背后真正的主人4。
它是19世纪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启蒙思想家团体,不过关于它对世界的具体控制方式和影响力,因缺乏明确的公开资料而多存在于各种传说和猜测之中2。
这是一个由有钱有势的商人、政治家组成的团体,被认为与约翰·F·肯尼迪遇刺事件有关,他们可能在一些国际事务和决策上施加影响,但具体情况也充满了神秘色彩2。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智囊团,成员包括许多知识界精英,其影响力巨大,甚至被认为能够制造全球经济衰退,在全球政策和发展方向上可能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2。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这些组织“控制世界”的说法,大多缺乏确凿的证据,很多是基于传说、阴谋论和猜测。在研究和了解这些组织时,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